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25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部署要求,结合人社部《关于做好2025年专家服务基层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近日,市农业中心下属单位市水产所紧扣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科技赋能、产业援疆”为主线,与多家新疆水产养殖企业开展技术交流,通过技术座谈、实地调研、模式推广等系列行动,推动津疆水产养殖合作迈上新台阶。
? 一、深入座谈促共识,精准对接需求?
为深入了解和解决新疆和田地区水产养殖发展瓶颈,市水产所组织召开了线上座谈会,多家新疆地区渔业企业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市水产所结合区域特色,重点推介了大宗淡水鱼、名特优淡水鱼以及青虾“太湖3号”、透明鳞草金鱼等多个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种,以及陆基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混养等3项关键技术。新疆企业负责人结合和田地区水土特点,提出盐碱水养殖品种筛选、低温期病害防控等具体技术需求。双方商定建立“专家驻点帮扶”机制,由市水产所组建涵盖育种、病害、设施养殖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团队,定期赴疆开展技术指导,同步搭建远程诊疗平台,力求实现常态化技术支撑。
?二、实地调研解难题,强化技术支撑?
4月,新疆域见疆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到天津调研学习,市水产所专家服务团技术人员带领该公司负责人赴宝坻区“太湖3号”青虾核心育苗基地开展调研。调研组重点围绕青虾苗种繁育的水质调控、生产管理及关键技术应用等环节展开考察。并就水质精准监测、饵料投喂策略等细节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为后续引种试验奠定技术基础。随后,调研组赴“透明鳞草金鱼特色品种”养殖合作社开展技术示范。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分选技术操作规程,详细示范了光照周期调控、藻类饵料配比等关键技术,并向企业赠送了便携式水产疫病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场培训鳃丝镜检、病原PCR快速鉴定等实操方法。
??三、模式考察促转化,拓展合作空间?
为增强技术转移实效,市水产所组织新疆域见疆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西青区陆基设施化养殖产业园、津南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等4处示范点。在陆基圆桶循环水车间,重点展示了“水质在线监测-尾水处理-精准投喂”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稻渔共生基地,详解“水稻+螃蟹+泥鳅”立体种养模式等技术要点。新疆域见疆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引进模块化养殖设施,在和田地区建设陆基养殖示范试点区域,并同步开展盐碱地稻渔改良试验。
? ?四、深化合作谋发展,共绘渔业蓝图
通过一系列津疆调研座谈活动,双方初步达成“技术输出、模式转移、人才培育”合作方式,未来将依托市水产所技术、人才等现有资源优势,聚焦和田地区盐碱特点,通过引进推介新品种、建设示范基地、研发水质改良剂、编制技术手册等方式,初步构建跨区域渔业协作新模式,为新疆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市水产所将持续聚焦新疆地区渔业产业发展,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发展的道路,助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天津渔业特色的对口支援新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