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中国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遏制
2025-09-17 16:48:04来源:金农网金农号自媒体中心作者:国新网
分享到: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肖放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凤凰卫视记者: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请问中国渔业部门是如何平衡水生生物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另外,这期间有没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好经验或者做法?谢谢。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 肖放: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关注。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这几年,我们身边的江河湖海,水更清了,鱼更多了,这背后正是国家在努力做好一篇大文章:既要保护好水生生物资源,也要让渔民有生计、让百姓有鱼吃。
我国海域辽阔、水域丰富,拥有水生生物2万多种,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食物和渔民生计的重要来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和自然是一体的,不能只索取不回报。所以,在渔业发展上,我们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与生态同行”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水生生物资源家底越来越厚,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给鱼儿们“放产假”。大家可能对“休渔期”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实施了覆盖全国所有重点海域和主要江河湖泊的休渔、禁渔制度,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禁止在水生生物繁殖期和洄游期进行捕捞作业,给鱼虾贝藻留下充足的繁衍生息时间,让它们能喘口气、恢复种群。
二是给捕捞“立规矩”。现在海洋渔船不是想出去就出去,国家有严格的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并在试点推行“限额捕捞”,防止过度捕捞。对电鱼、毒鱼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更是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三是给资源“勤补货”。国家每年都会按照国际惯例,大规模开展增殖放流,就是往江河湖海科学投放各类鱼苗、虾苗等,去年一年就放了超过300亿尾,这相当于我们不仅是从大自然取货,还在主动给大自然补货。
四是给鱼儿“建家园”。国家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在海底给鱼儿们建造一片片可以安居乐业的人工家园和繁殖栖息地,同时这样也可以兼顾生态渔业、休闲渔业,让渔业生产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
五是给濒危物种“强保护”。对长江江豚、中华鲟、中华白海豚这些珍贵濒危“国宝”,我们实施了专项拯救行动计划,持续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监管纳入“中国渔政亮剑”系列执法行动,利用执法船艇、无人机等现代化监管技术,全力保护濒危的国宝和家园。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势头得到了遏制,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慢慢回升,2021?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期前增加了36种。长江江豚等濒危动物露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方向是对的,措施是有效的。
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不仅有利于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让我们看到“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美好景象。这与“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人”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高度契合。
最后,感谢媒体朋友们和社会各界对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
-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 2.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水产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水产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水产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系统自动保留7天)